根据史书记载,不同时期五谷叫法不一。《论语·微子》中是黍、稷、麦、菽、麻或黍、稷、麦、菽、稻;《皇帝内经》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孟子腾文公》中为稻、黍、稷、麦、菽;如今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也泛指粮食或粮食作物。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五谷之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五谷。
《论语·微子》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一说是黍、稷、麦、菽、麻,一说是黍、稷、麦、菽、稻,分歧在于当时农作物众多,不止这五种
入在《周礼注》中称九谷,分别是稷、秫、黍、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也。
《皇帝内经》中认为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孟子腾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
现如今五谷指常见的土地农作物稻谷、麦子、玉米、大豆、薯类。水稻经过加工变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而麦子和小麦都可以磨成面粉,高粱则可以酿酒,而大豆可以炼油,这些都是我们人民百姓每天所吃的粮食,是我们日常饮食材料中使用最多的,所以五谷贯穿我们日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