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2:07
最新研究显示,由于老年人大脑和机体在应对口渴的信号上不协调,因此即便身体严重缺水,也难让他们觉得口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副教授杨川表示:老年人由于饮水少身体可能会缺水,喝早茶对老年人是好习惯,老人应根据不同季节、自身情况“量出而入”。
有研究对照发现,一组年轻男子与一组健康男性老人同时注射高浓度盐溶液后变得口渴,然后他们可以尽情喝水。
结果发现,老年人喝水较少,大脑对口渴的反应也较为迟钝。有专家撰文指出,年纪偏大的人群经常会出现身体脱水的现象,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其自身对于口渴的感觉可能已经十分迟钝。
对此,杨川副教授认为,临床确实发现不少老年人几乎终日不饮水,却很少感觉口渴,这实际是老人认识“盲区”,其实他们的身体可能已处于脱水的状态。因为人的血液里含有电解质,人在活动、呼吸、排泄时都会丧失水分,从而导致血液里电解质浓度不断增加,进而刺激体内血液里的化学感受器,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产生“渴感”,提示人们喝水。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都有所减退,老人对各方面感觉比年轻人迟钝,表现在化学感受器上也是如此,于是就会出现身体缺水却不“口渴”的现象。
因此,老年人千万不能等到口干再喝水。“根据个人情况"量出而入"是最好的方法。市民可以观察在不同季节、气温变化时自己的排尿量、每日大概蒸发量、消耗量,从而自我调控喝水节奏和水量,这是最科学的。”一般来说,每天喝1000~1500毫升的温水为宜。由于一次喝水过多会削弱消化功能,因此最好量少而饮水次数多。
“夜间人由于皮肤的蒸发、出汗、呼吸作用都会让体内水分丢失,广州长年温度较高,导致人体夜晚失水更快更多,经过夜间长时间的水分流失,血液浓缩,成为清晨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杨川副教授表示。他指出,夜尿多往往会影响老人夜晚睡眠,老年人多有夜尿多的情况发生,有些老人为了避免夜尿多,养成了睡前少喝水甚至不喝水的习惯,但这个习惯很可能对健康不利。医学专家在分析心脏病及脑部疾病等老年人的重要死亡原因时发现,一天当中清晨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之内,脑梗塞则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刚刚起床后的时间。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都与血液浓缩引起血栓形成、将血管堵塞有关。而老人体内缺水是血液浓缩最直接的原因。杨川表示,老人睡前可根据自身心脑血管及肾功能情况,斟酌适当饮水。
杨川认为,广东地区很多老人喜欢每天饮早茶,这对身体有好处。他表示,早晨起床喝水能让夜晚已逐渐在老人体内浓缩的血液慢慢被稀释,而茶里含有茶儿酚成分,对于防止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积极效果,而且茶与咖啡一样有引起兴奋的作用;饮茶还能利尿排毒。
另外茶叶中含有的鞣酸成分容易与食物中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产生一种结晶,从而破坏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饮茶与进食最好间隔交替进行。
不过,在一些病理的情况下,老人也要警惕饮水过度,大量低渗液体进入体内可以引起“水中毒”的情况,这有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杨川说,一旦老人喝水过度,而又存在一些病理的状态,会使体液中电解质浓度下降,导致大量水分进入细胞中,可以引起细胞水肿,尤其在大脑细胞中出现,有可能导致脑水肿,从而产生致命的危险。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有严重的疾病或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发生,如: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等。由于老人的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再存在一些诱因,不适当盲目的多饮水也有可能出现“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