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毒性
平贝母总碱静注的LD50为84.2毫克/千克;腹腔注射的LD50为148.4毫克/千克。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分别皮下注射平贝母总碱0.3毫克、0.15毫克,每日1次,连续3星期,对血象、肝为、肾功以及心、肝、脾、肾均无影响。
生长特点
平贝母是早春植物,鳞茎小,须根少,吸肥力较差,而地上部分生长期仅55~60天,故适宜生于水肥充足而富有腐殖质的土地上。喜清凉、湿润的气候。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顶冻出苗,5月开花。地温在2℃~4℃时即开始抽茎,气温13℃~16℃时已生长旺盛。但不耐高温,如气温超过28℃~30℃,土温20℃以上时,生长即受到抑制,故在5月下旬至6月地上部分即枯萎,地下鳞茎进入休眠状态,休眠至8月中、下旬又开始萌动,在鳞片上开始生长子贝。9月上、中旬子贝渐多,直至结冰,又进入休眠。待翌春又返青出苗。
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 的干燥鳞茎。平贝母又名坪贝、贝母、平贝。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为一种常用中药,与川贝母、渐贝母同属贝母属,但在药用上有一定差别,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种植历史较久,现在许多地区开始栽培,效益颇丰。野生平贝喜冷凉湿润的气,多生长在山区林下及河流两岸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较湿润的地方;人工栽培平贝喜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平贝母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溃疡等药理作用,由平贝母提取的总生物碱、皂角和单体生物碱的药理作用更为明显,是开发新制剂的必备原料,是我国较名贵的传统大宗药材。铁力市有30多年的平贝种植历史,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是国内最大的平贝种植区,种植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现有种植面积急需扩大。同时,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是重点扶持产业项目。按平贝GAP标准种植,通过良种选育、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优质、高效和科学管理手段、规模化种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铁力平贝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